<
首页>详情页

住房财富“寡”而消费“不均”?——青年群体住房财富对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雅淋 吴义东 姚玲珍
【单位】
张雅淋,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10023;

吴义东(通讯作者),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资格教授,243032;

姚玲珍,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200433。

【摘要】

青年群体既是我国住房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集中群体,又是推动实现消费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其个体层面的消费不平等(即消费相对剥夺)是否会因住房财富匮乏而加剧?对此,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住房财富增加会显著缓解青年群体的消费相对剥夺程度。换言之,青年群体住房财富的“寡”会加剧个体层面的消费“不均”,财富效应和“房奴”效应是主要影响机制。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消费相对剥夺程度越高的群体对住房财富的敏感程度也越高。异质性分析发现,30~45岁、女性、已婚和中低收入群体对住房财富的依赖性更强。区分生存型、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相对剥夺之后发现,住房财富所带来的缓解效应仅作用于后者。进一步分析表明,消费相对剥夺能够显著降低生活满意度,且青年群体的住房财富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此外,住房资产配置过高,也会加剧青年群体的消费相对剥夺。本文研究为缓解青年群体消费相对剥夺、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字】
住房财富 消费相对剥夺 青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