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服务
《财贸经济》召开2018年编委会
2018年3月20日,《财贸经济》编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简称“财经院”)副院长、《财贸经济》副主编夏杰长研究员主持。财经院院长、《财贸经济》主编何德旭研究员进行致辞,编辑部主任王朝阳汇报了近年来的办刊情况以及编辑部的工作思路,与会编委和执行编委就如何提高办刊水平分别进行发言,财经院党委书记、《财贸经济》副主编杜志雄研究员做会议总结。
参加本次会议的编委和执行编委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闫坤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吕冰洋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齐鹰飞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吴卫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教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雪兰教授等,来自财经院的多位执行编委也参加了会议。
何德旭在致辞中指出,《财贸经济》创刊近4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国内财经领域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我们要珍惜并守住这个成绩,把杂志办得更好。他认为,要办好杂志,(1)仅靠编辑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借助更广泛的力量。2018年调整编委和执行编委,增加了很多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是基于这一考虑。(2)仅靠50后、60后的老同志是不行的,还要借助于70后、80后这些中青年学者的力量, 他们是杂志的主要作者和主要读者,本次新聘任的执行编委都是很优秀的年轻学者,在学术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仅在国内办好是不够的,还要走出去。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才刚刚起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是未来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方向。
何德旭指出,编委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办刊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编委会的作用。他提出,编委和执行编委至少应该有四个方面的职责:(1)为杂志提供高质量的文章,使《财贸经济》能够成为发表本领域最优秀成果的一个主要阵地。(2)能够集聚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使我们的作者队伍更加壮大。(3)为如何进一步办好《财贸经济》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4)在论文选题、稿件评审以及举办学术会议等工作上提供支持。
王朝阳向与会编委汇报了近年来《财贸经济》的办刊情况,并对2017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着重强调了《财贸经济》的办刊理念,建议各位编委和执行编委能够把针对经济建设中新现象、新问题的研究成果优先提供给《财贸经济》,并表示将有针对性地调整审稿机制和改进审稿流程。针对如何进一步办好《财贸经济》,与会编委和执行编委从期刊定位、研究方法、审稿制度、栏目设置、编辑规范等方面分别发表了各自看法,提出了许多极富价值的意见建议。
杜志雄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现阶段办好刊物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作为中国社科院的学术性刊物,《财贸经济》始终面临着引领学术方向、培养学术人才、传承学术思想等几大功能发挥的问题;另一方面,《财贸经济》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每个学科领域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同类刊物的竞争也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期刊发展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从资源配置和中国社科院对期刊的定位来看,《财贸经济》在办刊条件特别是经费方面已经有明显改善。
杜志雄强调,各位编委和执行编委本着对《财贸经济》的呵护和关爱,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包括优化编辑流程、改进审稿方式、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多元化、强化编辑队伍建设、完善审稿人评价制度、定期举办学术活动等方面。编辑部在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和甄别的基础上,要尽快做出调整和回应。希望在编辑部和所有编委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把《财贸经济》办得更好、更有特色,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