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详情页

工业大推动的长期经济影响:基于集聚和人力资本视角的研究

【作者】
王文凯
【单位】
王文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100006。
【摘要】

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冲击使人类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增长向现代经济增长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工业化以及应对地缘政治的变化,中国于1964年开始在西部地区进行长达十数年的工业大推动式投资,其目的是在西部地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备战时之需。本文利用这一外生冲击,使用县级层面的数据和地理断点的方法,对工业大推动的长期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工业大推动对当地的长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工业大推动期间投资越多的县市,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在排除了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大推动后期调整等竞争性假说后依然支持结论。机制分析发现,工业大推动期间投资建设的工业体系具有集聚效应,同时支援工业大推动的知识分子通过代际传递产生了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共同促进了长期经济发展。本文为“大推动理论”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国家在结构转型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对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
“大推动理论” 工业集聚 人力资本 地理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