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详情页

“抱团取暖”还是“各行其道”——地方债务规模管理中的同群效应

【作者】
陆艺升 罗荣华 方红艳
【单位】
陆艺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611130;

罗荣华(通讯作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611130;

方红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教授,201620。

【摘要】

化存量、遏增量是近年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点方向,以往研究多关注地方债务的增量问题,较少关注地方政府具体以何种形式管理债务存量。本文从群体内互动影响视角出发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地方债务规模管理中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借助与同伴相似的债务规模管理策略来避免自身债务规模被过度关注的藏匿机制是地方债务规模同群效应的重要成因,表明我国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形成的约束是塑造地方政府行为特征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东部地区的地方债务规模同群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金融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其同群效应也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同群效应视角揭示了我国地方债务规模管理的特征,也对如何完善地方债务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启示。

【关键字】
地方债务 同群效应 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