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详情页

外需疲软、出口受阻与中国制造业比重下滑

【作者】
李小帆 孟 克
【单位】
李小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研究员,100029;

孟克(通讯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博士研究生,100029。

【摘要】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比重持续下滑,并在2011年之后出现加速态势。诸如产业结构转型等长期因素可能是中国制造业比重下滑的潜在动力,但是无法解释该比重在2011年后突然出现加速下滑。典型事实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比重与外需变化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同时在2011年后出现明显下降。本文利用“偏离—份额”的实证方法,进一步从因果关系上发现2011年后外需疲软能够解释同期中国制造业比重降幅的50%以上。究其原因,2011年之前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强劲增长有效缓解了其他长期因素对制造业比重的负向影响,但是2011年之后受欧债危机迅速恶化、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低迷、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需疲软导致中国出口受阻,由此导致中国制造业比重加速下降。同时由于空间经济联系,外需疲软的负向冲击在国内区域间传导并由此形成相互加强的互动机制。本文发现出口多元化能够显著平抑外需疲软的负面影响。

【关键字】
制造业比重 外需疲软 出口受阻 偏离—份额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