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详情页

资金转移配置、央地目标偏离与政策治理的靶向性:以环境治理为例

【作者】
张海峰 沈坤荣 梁若冰
【单位】
张海峰,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210046;

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08;

梁若冰(通讯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文澜学者”讲座教授,430073,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61005。

【摘要】

央地关系的处理是挖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引擎,也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亟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环境治理政策为例,利用有限理性的行为公共经济学理论,从资金转移配置视角剖析央地目标决策与政策治理靶向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低碳城市”试点的推行为切入点,实证评估试点直达与试点中转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异质效应,发现“直达试点”对城市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中转试点”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没有显著作用,政策直达具有更强的靶向性。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晋升机制和发展压力作用下,“中转试点”的地区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更易诱发转移配置行为,加剧地方执行目标与中央制定目标的偏离程度,导致其政策靶向效应较弱,政策治理效果不明显。本文揭示了央地决策目标偏离的根本原因,为研究政策治理的靶向性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实现央地决策目标一致、全面提升国家与政府治理能力指明了改革方向。

【关键字】
政府治理能力 资金转移配置 央地目标偏离 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