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服务
首页>详情页
“烧钱”行为与新经济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 【作者】
- 郑志刚 金 天 张 浩 黄继承
- 【单位】
-
郑志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100872;
金天(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100872;
张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100070;
黄继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100872。
- 【摘要】
- 为寻求市场快速扩张和业务模式加速成熟,新经济企业在外部融资推动下表现出独特的“烧钱”行为。这一内嵌于新经济企业的典型特征带来区别于传统企业的“蜘蛛状”现金流分布,以及特殊且复杂的权益融资结构,引发了本文对于“投资能否按时收回并取得合理回报”的公司治理问题的担心。本文以2009—2021年上市的美国中概股企业为例,实证检验“烧钱”行为对新经济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烧钱”行为的新经济企业在上市时更倾向于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并通过创业团队成员兼任董事长或CEO形成控制权配置权重向创业团队倾斜的制度安排;而放弃部分控制权的外部投资者以签署具有董事安排限制条款的股东协议谋求控制权倾斜风险下的自我保护。由此上述兼顾创业团队和外部投资者利益的制度设计实现了新经济企业公司治理在创新鼓励与权益保护二者之间的平衡。本文的研究将为新经济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和上市制度改革带来积极的启发。
- 【关键字】
- 新经济企业 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烧钱”行为 控制权配置权重倾斜 投资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