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详情页

中国金融开放:模式、基础条件和市场效应评估

【作者】
吴晓求 郭 彪 方明浩 李诗瑶
【单位】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100872;

郭  彪,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100872;

方明浩,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100872;

李诗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100872。

【摘要】

本文分析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和现状,总结典型大国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路径选择,并评估开放后的市场效应。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在政策设计上建议选取“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组合,形成市场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金融机构的开放是中国金融开放的独特路径,但人民币自由化始终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坎;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硬实力基本具备,但软实力相对薄弱,金融基础设施亟待改进和完善;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目标有两个,即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和形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开放后的市场效应具有大国经济和新兴经济体双重特征,全面开放后中国金融的市场变化(主要指人民币汇率)会呈现短期波动、长期收敛的趋势。

【关键字】
金融开放 金融中心 人民币自由化 三元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