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服务
首页>详情页
货币的资产化和非实体化比率对不同价格影响的差异性
- 【作者】
- 李 健 邓 瑛
- 【单位】
-
李 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邓 瑛,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 【摘要】
-
本文从资产型通货膨胀的特点出发,以货币结构的两个比率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冲击后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和一般物价不同步上涨的原因。本文在货币结构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下,构建了货币的资产化比率和非实体化比率两个指标,并运用门限模型和VAR模型对中国的货币结构与房价、物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货币结构比率下,货币量对各类价格冲击影响的速度、力度是不同的。从货币结构的时间维度看,较高的货币资产化比率会显著推动房价上涨,而较低的货币资产化比率拉动一般物价上涨的趋势更明显;从货币结构的空间维度看,货币的非实体化比率上升使得房价对货币冲击的响应速度快于物价的响应速度,进而使房价的变化传导到物价,出现资产型通货膨胀与实物型通货膨胀的并发。据此,本文提出了关注货币结构变化对未来房价和物价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将货币资产化和非实体化比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指标,防止资产型通货膨胀向实物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和转化等政策建议。
- 【关键字】
- 货币结构 资产化比率 非实体化比率 房价 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