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服务
首页>详情页
财力性资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财政可持续:基于统筹的视角
- 【作者】
- 孙 琳 钟 睿
- 【单位】
-
孙 琳,复旦大学公共经济学系教授,200433;
钟 睿,北京市财政局、复旦大学财政学博士,101160。
- 【摘要】
-
面对地方政府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持续下滑和政府债务风险攀升的现实挑战,因地制宜盘活政府资产中的财力性资源以优化财力结构,既是破题关键,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财力性资源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供了中国地方政府统筹财力性资源以提升财政可持续性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资源价值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动机,进而提升隐性债务余额,放大债务风险。此外,面临偿债压力的地方政府将基于自身资源禀赋调整资源利用结构。以矿产资源为例,随着剩余征地空间日趋减少,高矿产资源丰裕地区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增加,将显著提升该地区矿产资源开采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合理统筹财力性资源,约束地方政府利用资源禀赋优势过度举债;同时,推进市场化资源权益交易,扩展政府资源性收入补充财力途径,并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规范政府获取资源性收入的行为,为实现跨期财力再平衡提供多重保障。
- 【关键字】
- 地方政府债务 土地财政 矿产资源 资源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