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详情页

“价值投机”资产定价模型研究

【作者】
林仕伟 孙一菡 牛晓健
【单位】
林仕伟,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讲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210023、200433;
孙一菡(通讯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210023; 
牛晓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200433。
【摘要】

本文结合托宾Q理论和凸显理论,构建涵盖盈利、成长、投资与投机四因子的“价值投机”资产定价模型(ST-ICAPM)。研究发现,“价值”方面,盈利与成长因子均有显著正向风险溢价,投资者的盈利预期黏性受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共同驱动。其中,成长因子凸显了我国产业结构分化的定价异质性,价值股关注业绩季节性波动,成长股则侧重于增长的持续性。成长因子的公告溢价效应表现出更强的持续性,揭示了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对市场定价的深远影响。“投机”方面,投机因子负向预测未来回报,其彩票偏好强化CAPM的“风险-收益”关系,弥补了现有定价模型对非理性行为的适配不足。机制分析表明,情绪高涨时,亏损股与成长股更易产生投机行为;情绪平稳时,盈利稳定的价值股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模型等价性检验显示,ST-ICAPM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优于主流风险因子模型,实时追踪业绩公告可提升定价能力。总体而言,ST-ICAPM以简约的结构式整合“价值”衡量与“投机”识别,既为资产持有价值提供参考,也为风险防控提供方向,强化价值引导并抑制投机的双向治理合力,有助于打造“长钱长投”的“价值投资”资本市场。

【关键字】
价值投资 资产定价 托宾Q理论 错误定价理论 凸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