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详情页

财政空间约束下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

【作者】
杜 爽 邓 磊 牛梦茹
【单位】
杜 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100006;
邓 磊(通讯作者),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102488;
牛梦茹,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102488。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专项债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似乎不及预期,可能的原因是,地方不断压缩的财政空间约束了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本文从地方财政空间角度提出专项债乘数动态演化规律假说,并计算了我国有效发挥专项债功能的财政空间阈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专项债总产出乘数受到地方财政空间的约束,在地方政府财政空间超过阈值水平的情况下,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会被削弱。当前,我国多数地方的多个财政空间指标已超过阈值水平,而经济大省的专项债经济增长效应和财政空间相对乐观,区域异质性明显。为充分发挥专项债在促进经济稳定方面的作用,应当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制度;关注地方政府财政空间,推动形成财政空间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完善长效化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实施审慎且积极的专项债管理。

【关键字】
专项债 财政空间 经济增长 专项债乘数 阈值面板模型